坚定文化自信,扎根生活沃土。9月18日,我市组织开展“时代先声:赵望云的西北艺术情怀及传承”研讨活动,赵望云之子——中国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陕西省文联主席赵季平,中国美术馆修复部副主任邓锋,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与策展委员会委员张鹏等省外嘉宾,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张胜利,我市副市长颜文霞,原市级老领导刘存柱,以及中国美术界和学术界的代表、社会各界嘉宾、新闻媒体代表及河北高校艺术学院师生参加。
上午10点,一行人跟随赵季平先生的脚步走进河北美术馆。展厅内,一幅幅描绘西北风光的画作映入眼帘,笔触质朴充满力量。行至赵望云先生塞上作品展区前,赵季平深情地与身边人追忆起父亲当年深入西北的情景。参观过程中,大家不时驻足,细细品味,相互交流心得,无不被赵望云先生深厚的艺术功底及其对生活的炽热情感所深深感染。
“参观赵望云先生画展,仿佛走进了赵望云先生的精神世界,感受到赵望云先生笔下的山川的浑厚、生活的质朴与时代精神。赵望云先生是辛集人,是辛集人的骄傲,他是长安画派的先驱和奠基人,他用画笔描写老百姓的生活,大地生生不息的精神,这不仅是笔墨的交融,更是对人民的关怀。我作为一位书画者,要向赵望云先生学习,深入生活、深入实际、扎根人民,努力创作出优秀的作品。”名人名企书画院院长尹二军说。
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与会领导和嘉宾围绕赵望云先生的艺术成就、文化贡献以及其对当代艺术创作的启示展开讨论。大家纷纷表示,要以赵望云先生为榜样,坚定文化自信,用作品传递正能量,展现时代风貌。
“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是长安画派的创作理念。赵望云先生不只是“长安画派”的奠基与开拓者,也是一位始终将画笔对准人民、对准生活的艺术先行者。此次展览,共展出赵望云及其弟子与子孙辈艺术家黄胄、方济众、徐庶之、赵振川、赵森、赵盾以及陕西河北籍艺术家作品80余幅,文献资料近百件,全景呈现其开创的长安画派在几代艺术家笔下的传承与革新,成为连接河北原乡与西北文化的重要艺术对话。
华夏发展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华夏发展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 QQ:2732028340 如未与华夏发展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