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很感谢雅溪政府和协治会的帮忙,我们两家这么多年的恩怨总算了结了。”近日,一起长达三年的邻里纠纷得到彻底化解后,当事方之一的莲都区雅溪镇金竹村村民李某坦言“心里舒坦了。”
两年来,600多件的矛盾纠纷在镇政府层级得到有效化解,“有事就找协治会”“上法院不如找协治会”,已经成为当地越来越多群众的共识。而这背后,都得益于雅溪镇以1个协治会为平台、5大片区为阵地、3支队伍为支撑,打造“153”基层治理新模式,推进镇域矛盾纠纷化解的实践。
推进基层治理,依靠和发动群众是“关键一招”。
雅溪镇协治会在引入乡贤、两代表一委员等社会力量的同时,进一步统筹相关部门资源,组建调解“智囊团”,着力构建镇党委统一领导、多元主体广泛参与的“1+N”调解格局。近年来,“协治会”调解工作成效先后被央媒、省媒等多家媒体报道。
根据历史、地理、文化等因素,雅溪镇可分成五个片区。如何打通治理“壁垒”?雅溪镇组织各片区中心村的“一肩挑”担任相应片区的召集人,拉紧“村—片区联盟—镇”三级责任链。换届以来,各片区以联动走访、组团下访、“套餐式”帮扶等形式走访群众6230人次,解决问题170余个。
“之前,我们村庄上方的老水渠,一遇暴雨,就会有水满出来灌入村庄,我们的房子就会泡在水里。”龙孔村村干部和网格员在走访中,了解到这一村民比较集中的诉求后,及时将该情况反馈给雅溪镇人民政府,经过相关部门的协调,该事项被纳入莲都区“七张问题清单”进行限时整改,及时将该水渠修复改造完工,消除了安全隐患。
与此同时,雅溪镇还以村民为主体,成立了志愿服务队、矛盾调处队、民兵应急队三支村级队伍,遇到急事难事,队员们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处置,既消除了隐患,也拉近了邻里感情。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近年来,雅溪镇所辖19个行政村,逐步形成了“从一把手包办到引导群众干、村民从被动接受变成主动参与”的村级治理新体系,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正加速形成。
华夏发展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华夏发展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 QQ:2732028340 如未与华夏发展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