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从苏州市昆山生态环境局获悉,紧扣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全市建筑垃圾实现100%无害化处置、95%实现资源化利用,昆山市已实现建筑垃圾“绿色再生”。
为高质量高标准推进“无废城市”建设
昆山市统筹谋划、科学布局
着力搭建建筑垃圾城镇村
全域覆盖统筹服务体系
面向全市建设
建筑垃圾收运、处置服务设施
构建建筑垃圾收运处用
一体化闭合产业链
昆山生态环境局固废科科长钱军
目前,昆山市已经建成“一核两翼,多点联动”建筑垃圾收运处用一体化统筹服务体系。“一核”是指市级处置中心,即昆山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中心;“两翼”是指花桥及南部2个处置分中心。
△规范化处置全域覆盖
在具体实施运作中,昆山市运用物联网技术,研发智能收运云平台,通过移动收集箱、清运车辆、建筑垃圾中转点等收运设备设施的布点、布局及全过程信息化管理,搭建了全市域覆盖的建筑垃圾收运体系,实现了对全域建筑垃圾全过程信息化监管,基本建成收集、运输、处置、再利用各环节的数据共享“一张网”。通过实时数字申报平台、智能监测感应等大数据手段,实现建筑垃圾产生源头、清运中转、终端处置等信息的实时传输与全过程管控。目前,配备GPS定位、容量自动监测等功能的移动收集箱已布点全市169个小区,所有收运设施车辆施行目录制企业管理,统一车辆上路标准,实时管控运输全过程信息,杜绝运输过程的污染和乱填乱倒。
△收运处用一体化管理平台
集中收集后的建筑垃圾
又是如何实现
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
带着这样的疑问
走进
昆山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中心
△昆山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中心
该中心项目现场,目之所及是自产的仿石路面砖、仿石透水砖、植草砖、高强连锁块、生态挡墙、透水混凝土等再生产品,按照绿色建筑、海绵城市等技术要求,高标准打造一处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现场实境教学基地。中心现有装修垃圾处理线、拆建垃圾处理线、再生制砖线、园林绿废处理线、大件垃圾处理线等5条产线,年处理量达140余万吨,是目前苏州大市范围处置规模最大、技术最优的项目,实现建筑垃圾100%无害化处置和95%资源化利用。
△拆建垃圾处理线
昆山生态环境局局长陈薇
得益于建筑垃圾的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目前,我市共计节约碳排放42.7万吨、节约土地456亩、节约天然砂石147万吨,既降低了固体废物产生量,又实现了可持续发展。同时,以建筑垃圾处置体系为基础,完善园林绿废处置建设体系与低值可回收物回收利用体系,形成“三位一体”推动“无废城市”建设的“昆山模式”。
接下来,昆山生态环境局将持续推进绿色发展和美丽昆山建设,全面落实“无废城市”建设部署,强化制度、技术、市场、监管四大体系建设,协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与时俱进弘扬“敢闯敢试、唯实唯干、奋斗奋进、创新创优”的新时代“昆山之路”精神,凝心聚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县域示范,在全面推进江苏省全域“无废城市”建设中谱写更加精彩的昆山篇章而贡献力量。
华夏发展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华夏发展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 QQ:2732028340 如未与华夏发展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