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持续创造高品质生活,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市委市政府决定实施2025年20项民心工程,本期《百姓问政》关注市交通运输委和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承担的民心工程项目。
市交通运输委:
完成9号线信号系统更新改造
今年,市交通运输委承担4项民心工程的具体工作,涉及地铁、公交、公路和农村道路。其中包括完成津滨轻轨9号线信号系统更新改造,将最小行车间隔由4.5分钟缩短至3分钟;整治机场大道、天津大道两条公路,完成外环西路与北辰西道交口等4个拥堵交通路口改造和京沪高速王庆坨服务区提升改造;开通通学定制公交10条,提升改造310公里农村公路等。目前,津滨轻轨9号线信号系统更新改造工作,已经完成了18辆列车的改造,剩余20辆列车也陆续进入改造程序。公交方面,新增优化公交线路50条,开通通学定制公交线路10条,更新新能源公交车辆400部,提升公交专用道的网络连续性,优化路口20处。
记者:为什么要对津滨轻轨9号线的信号系统进行更新?
市交通运输委轨道交通处处长 杨亮:主要是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方面是不断提升乘坐的舒适度和便捷性。9号线是贯穿天津市津城和滨城之间的重要大动脉。据统计,去年9号线日均客流量达到了14.9万人次。随着客流量增大,尤其是高峰期,拥堵的情况时有发生。经过信号系统的改造,运能可以有40%左右的提升,同时高峰期的最小行车间隔,由4.5分钟调整到3分钟,这样切实把便利性、舒适性反馈给出行的市民们。另一方面是因为9号线开通的时间相对较早,距今20余年,基于当时的技术条件,选用还都是国外的一些设施设备和技术。从目前正常运维的角度看,包括备品备件的采购、后期的维修改造都有一定的困难。因此通过信号系统改造,完全实现了国产化、自主化的相关系统,解决了包括备品备件、后期运维等问题。
记者:实施农村地区公路桥梁的道路提升改造,这项工作跟去年的民心工程的相关工作是如何衔接的,具体怎么实施的?
市交通运输委建设管理处处长 张鹏勇:是从三个方面进行衔接,坚持三个不变。第一个不变是惠民的方向不变,在选取项目时是从人民群众急需急盼、路况比较差的道路,还有一些产业园区、景区的“卡脖子”路段,把资金和项目向这种最需要的方向来倾斜。第二个不变是质量标杆不变,农村公路单体都比较小,但是仍把它当作大项目来对待,从设计施工到最后的验收都是全流程监管。第三个是坚持长效机制不变,不仅要改扩建,而且更注重这种长养护。从技术上来说,坚持全寿命周期的成本,从体制机制上来说,发挥路长制的作用。下一步结合各区的情况,把任务目标进行细化压实和传导,让这个项目顺利推进。
记者:今年20项民心工程提到优化公交出行,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
市交通运输委公共交通处处长 罗序高:为了进一步优化公交出行,在强化公交与地铁接驳方面,在新编制的天津公交线网,2025-2027年度优化实施方案中,明确了公交地铁一张网,补齐骨干线路,加强循环接驳的总体策略。一是减少线路重复,与地铁走向长距离重合的要做减法。二是加强接驳,在有需求有条件的区域开通微循环线路,特别是对新开通的地铁线路,要提前调研、提前论证、提前谋划,确保在地铁线路一开通,配套的公交接驳线路就要同时投入运营,以满足乘客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需求。另外,今年首次把开通通学公交线路纳入到民心工程,其目的主要是为了方便广大师生的日常出行,改善学校周边道路拥堵的状况。
记者:交通运输委是如何落实这么多项工作,如何把它真正地做到老百姓的心坎里?
市交通运输委党委书记、主任 王志楠:认真践行人民城市的理念,牢牢地站稳人民立场,坚持交通为民,全力以赴地解决好群众出行当中的急难愁盼问题。把民心工程当成全年工作的一个重要的抓手,细化目标任务,压实各项工作责任,挂图作战,用心用情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确保提前超额完成全年的各项民生工程任务。
津滨轻轨9号线检修车间
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
提升城市道路通行能力
今年的民心工程中,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承担了提升城市道路通行能力、提升智能交通服务水平和强化大型活动交通服务保障的工作任务。具体来说,今年要完善中心城区40条道路交通安全设施,优化103处主要路口交通组织,引导群众文明出行等。目前,紫金山路与气象台路、南京路与河北路等20个路口,已经实施了交通组织精细化的措施,提升路口通行效率。随着地铁7号线、11号线等相关地铁站的建设完成,还路于民,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将对一些路口进行交通组织优化提升。另外,交通管理部门还将整合数据资源,联合互联网导航企业,动态分析高速公路、快速路等重点道路上的隐患点,及时对相关车辆进行提示,消除道路安全隐患。
记者:为什么把这些项工作纳入到民心工程当中来?
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副局长 冯国胜:交通出行是广大群众的基本生活需要。近年来,随着小汽车进入家庭,广大群众对交通出行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全市机动车的保有量已经达到了465万辆,比2020年增长了50%。与此同时,本市的道路基础条件还是比较薄弱,窄路多、弯路多、断头路多、畸形路口多,所以整体的道路条件还是没法满足现在车辆快速增长的需要,随之而来的是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停车难问题、停车乱问题。市委市政府对改善群众的出行环境高度重视,提出了要大城细管、大城智管、大城众管的工作要求,为了改善群众交通出行品质,更好地服务群众的出行,公安交管部门严格落实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联合交通运输、城市管理等部门发动广大群众开展了交通综合治理,目前已经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今年把大城细管和大城智管纳入了市政府的20项民心工程,通过精细化的交通组织和智能化的交通管理,来提升城市交通整体管理水平,为广大群众创造更加安全畅通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
记者:目前这些项民心工程的工作进展如何?
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秩序支队规划管理大队大队长 程韫琳:对于民心工程中涉及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交通安全设施的提升和交通组织优化这两项工作,今年将随着全市的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把道路翻修整修维护一并实施,一并完成。截至目前,已经基本上完成了中心城区40余条主干道路口路段前期的一些优化调研、规划设计等相关的工作。随着这些道路整修的工程,同步在今年落地,实施优化的提升工作。预计在今年5月底,这些新的交通组织方式和齐整的交通安全设施,将会随着今年一些新的道路一同展现在广大市民面前。
记者:提升城市道路通行能力,也是今年的一项重要的工作。据了解,紫金山路与气象台路交口已经完成了优化?
程韫琳:前期进行了充分的调查研究工作,做好交通组织优化的坚实基础。在路口优化之前,通过无人机在高空对整个路口的各种要素形态进行了全量的测量和分析,同时又应用路口各个电子警察科技装备,对这些路口全天24小时各个时段里通过的过车数量,多少车在这个时段里左转,多少车要直行,多少车右转等等数据的分析和总结,明确了后期优化的一些措施和方向。
记者:除了已经完成的路口,咱们还有哪些路口列入今年的计划当中,又准备如何实施?
程韫琳:今年将随着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同时伴随着地铁7号线、11号线、4号线等多条地铁线路的建设完成,把路还给社会,也借这个契机对这些路线和涉及的一些主要路口进行了交通组织优化提升。现在已经把中环线、卫津路、南京路,市内6区很多主要干道通行路口都纳入了今年民心工程,纳入需要提升改造的路口范围之内。
华夏发展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华夏发展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 QQ:2732028340 如未与华夏发展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