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资讯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陶克陶胡

时间:2023-08-18 10:59:28 来源:前郭县人民政府网站
2.陶克陶胡.JPG
陶克陶胡(1864年5月13日-1922年4月),又译为“陶克陶”,蒙古族孛儿只斤氏,汉译简称姓包。1864年农历四月初八,出生在郭尔罗斯前旗塔虎城三家子屯(前郭县八郎镇陶克陶胡村)一个毫克台吉(末等贵族)家庭。

 

  陶克陶胡,20世纪初蒙古族反抗蒙古封建王公及清廷的起义领袖。同时,民间艺人根据其真人真事创编出了同名说唱体民间文学,以蒙古族长篇叙事琴书,即乌力格尔说唱为主,还有民歌和多种传说、故事的文学版本,在蒙古族聚居地区广为流传。

  陶克陶胡(1864年5月13日-1922年4月),又译为“陶克陶”,蒙古族孛儿只斤氏,汉译简称姓包。1864年农历四月初八,出生在郭尔罗斯前旗塔虎城三家子屯(前郭县八郎镇陶克陶胡村)一个毫克台吉(末等贵族)家庭。父亲叫恩和毕力格,母亲叫巴应嘎。

  陶克陶胡从小聪明伶俐胆识过人,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志气。陶克陶胡十八岁时塔虎城努图克的会兵组织正式成立,陶克陶胡被推举为兵会首领。会兵组织成立后,陶克陶胡率领会兵,做了许多好事,人们热爱他,尊称他为“陶老爷”。

  1906年9月23日凌晨,陶克陶胡带领三个儿子及亲族义友等32人宣誓起义。陶克陶胡反抗蒙古封建王公及清廷的起义,以几十人的兵力与成千上万官军在东北与东蒙广阔地带进行了100余次激战。起义的四年之间,他率部转战于郭尔罗斯、乌珠穆沁、呼伦贝尔等广袤地区,曾两次南下,三上索仑山,歼敌2000多人,立下了赫赫战功。陶克陶胡起义配合了1911年辛亥革命前全中国范围的反清斗争,动摇了清朝统治。陶克陶胡起义军以少胜多的游击战术,威震世界。

  陶克陶胡是历史上少见的率军起义以胜利告终的的民族英雄。人们为了纪念这位用自己生命保卫家园的民族英雄,创编了蒙古族琴书《陶克陶胡》,首创者为民间艺人孝兴阿。孝兴阿曾于1947年到乌兰浩特,在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大会上说唱此书。后来由著名歌手桑如布、康哈日巴拉等民间艺人的编唱,趋于臻善,受到了人们的喜爱,并广为流传。

  《陶克陶胡》主要是先以蒙古族琴书传唱,后来又出现了演唱的民歌和出版的文学作品。民间流传的长篇叙事琴书和民歌《陶克陶胡》,主要用蒙古语演唱,演唱方式繁多,可以独唱、合唱、自己拉琴自己唱;单人演唱,群体伴奏,一人演唱,众人伴唱等,还有好来宝的形式说唱。文学作品《陶克陶胡传》、《陶克涛胡》经文学爱好者整理出版后,成为吉林省西部和北部地区民间文学的代表性作品,深受人们喜爱。

  《陶克陶胡》无论是琴书、民歌还是文学作品,都是故事情节生动曲折,语言凝练,音律铿锵,曲调跌宕起伏,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其民间文学价值极为珍贵,同时又具有很高的历史学和民族学价值。

华夏发展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华夏发展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 QQ:2732028340 如未与华夏发展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商务合作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华夏发展网 www.theonej5.com 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2022007115号-1

华夏发展网内容均采集自网络,如有问题请将投诉发送到邮箱axlt6@qq.com我们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