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资讯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四胡

时间:2023-08-18 10:57:47 来源:前郭县人民政府网站
3.四胡.JPG
郭尔罗斯蒙古族四胡演奏艺人层出不穷,涌现出现了一批又一批的代表性传承人。从额尔敦尼到苏玛,再到今天的一批四胡爱好者,经过几代传承,郭尔罗斯四胡演奏法自成门派,逐步形成了郭尔罗斯四胡音乐体系。

 

  四胡又称四弦琴,蒙古语为“胡尔”,其形似二胡,弦为四根,是具有代表性的蒙古族民间乐器。 

  四胡的前身是奚琴。奚是我国契丹时期库莫奚部落,生活在西喇木伦河一带,属东胡。清代,四胡在郭尔罗斯及东蒙得到普及。迄今为止,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是说唱好来宝、蒙古琴书、演唱蒙古族民歌不可缺少的民间乐器。在各类演出活动中,四胡的独奏、合奏、重奏、伴奏等演奏形式,深深的感染了广大听众,激发思维、增添生活色彩。

  四胡根据其发音特点,可以分为高音、中音、低音三种,都是五度定弦。其中,高音和中音四胡适于独奏和伴奏,低音四胡主要用于乌力格尔伴奏。四胡的结构,由琴筒、琴柄、琴轴、琴弦、千斤、琴弓、琴码七个部分组成。

  自古以来,四胡音乐在郭尔罗斯草原上世代相传。郭尔罗斯四胡音乐演奏技术在不断创新和发展的进程中,产生蹄鼓似的“弹音”,电铃般的“打音”,百灵般的“扣音”,清泉般的“点音”,风雨般的“扫音”,瀑布般的“流音”,马头琴般的“和音”,形成美妙的“和弦”效果,听起来确有魂引攀牵之感。

  近代以来,郭尔罗斯蒙古族四胡演奏艺人层出不穷,涌现出现了一批又一批的代表性传承人。从额尔敦尼到苏玛,再到今天的一批四胡爱好者,经过几代传承,郭尔罗斯四胡演奏法自成门派,逐步形成了郭尔罗斯四胡音乐体系。

  其中,以苏玛为代表的郭尔罗斯四胡演奏法博采众长,化为自身血肉,以独特的“一姆指外侧法”,在海内外属独树一帜,被称为“苏玛演奏法”。几十年来在草原上广为流传,成为蒙古族民间艺术的宝贵遗产。

  苏玛演奏法,风格独特,技艺精湛,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苏玛的弹奏,创造性的运用了自己独特的弹奏技法。除传统四弦琴演奏技巧外,独特的技巧主要有“弹奏”、“打音”、“点音”、“扣音”、“扫音”、“流音”、“和音”、“捂音”、“空弦颤音”等。

  苏玛创作的四胡独奏曲,内容丰富,委婉动听,充满生机活力。在他及传承人的不断加工、提高过程中,独具一格、感人肺腑,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郭尔罗斯四胡音乐作品中,苏玛的典型曲目《八音》,包括老八音、反点、散音、四响音、闷工、尺子、工子、八音梆子。还有《普德列玛》、《乌云参丹》、《杜姐》、《白虎》、《舟金扎布》、《江梅》、《常斯德喇嘛》、《胡日海》、《小走马》、《归群》等100余首乐曲。

  四胡音乐在郭尔罗斯文化艺术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城乡各地广泛流传。随着时代的进步,四胡音乐得到了进一步的继承和发展。

华夏发展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华夏发展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 QQ:2732028340 如未与华夏发展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商务合作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华夏发展网 www.theonej5.com 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2022007115号-1

华夏发展网内容均采集自网络,如有问题请将投诉发送到邮箱axlt6@qq.com我们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