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编是一项传统工艺,在新桥镇民范村委屯侯村依然得到坚守。
5月的屯侯村显得特别宁静祥和,家家户户的房前屋后都种有竹子,空地上晾晒着加工好的篾片,远处时不时传来村民锯竹的声音。农闲时,勤劳的村民们就利用竹子制作日常生活中所用的器具。
新桥镇民范村委会干部戴礼和介绍说:“屯候村世世代代做竹编手工艺,以前是家家户户都做,目前还有一半的农户在做,主要生产簸箕和帽子,簸箕的年产量10000多件,年收入20多万元。”
戴诗创老人是村里坚守这项手工艺的艺人之一,原本挺拔的竹子,通过选料、裁料、破篾等耗时繁杂的步骤,成为一条条薄薄的篾片,然后把篾片再加以编织,一件精美的竹编制品就在他手中诞生了。
据了解,制作一件竹编产品,前后要经历30多道工序。屯侯村的竹编产品制作精美,结实耐用,广受欢迎,今年以来供不应求。
新桥镇民范村委屯侯村村民戴诗创说,他一个月能做50件产品,每件卖价22元至24元,今年特别好卖。
(曾 璐)
华夏发展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华夏发展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 QQ:2732028340 如未与华夏发展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