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青藏地区的寺庙,人们总会被它奇特的香味和造型吸引目光,这些奇特香味来源于青藏地区圣物——酥油花。酥油花作品细腻、精致、华美、艳丽,同时富有独特香味。皆因为它的原料是青藏地区独有的酥油。
酥油是牛乳或羊乳经提炼而成。别名又称酥、苏、酪苏、马思哥油、白酥油。是青藏高原牧民的传统美食,食用酥油一方面可以提高食物甜美度,另一方面,能及时补充牧区人体所需营养物质。
那么倍受藏族人青睐的酥油是如何制成的呢?
每年7-9月,青藏高原草肥水美,气候宜人,正值膘肥体壮的母畜产奶的旺季,是提炼上好酥油的绝佳时机。
打酥油
提炼酥油俗称"打酥油",工具比较简单:一只酥油桶,一个盛有适量水的大盆。妇女们把滤净的鲜奶倒入酥油桶里,使之略微发酵。缓慢有节奏的上下捣奶近千次,酥油才从奶中分离,浮于表层。在凉水中用两手反复捏、攥酥油,直至将酥油团中的杂质—脱脂奶除净为止。香浓美味的酥油就制成了。由于制作繁琐艰辛,十分美味,酥油在藏族人心中有较高地位。
产于夏、秋两季的牦牛酥油,色泽鲜黄,味道香甜,口感极佳,冬季的则呈淡黄色。羊酥油为白色,光泽、营养价值均不及牛酥油,口感也逊牛酥油一筹。
华夏发展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华夏发展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 QQ:2732028340 如未与华夏发展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