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信息

炎炎夏日 侗族腌菜助清凉

时间:2022-08-16 09:07:59 来源:

侗族是我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贵州省的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铜仁地区,其饮食文化有着浓郁的民族色彩。其中最具特色的是嗜酸文化,因侗族居住的地区气候较热,湿度较高,常吃酸食具有健脾消食、去腥解腻、增进食欲的功效,因此有“侗不离酸”“桌上必有酸”“三天不吃酸,走路打捞窜”之说。侗族的酸种类繁多,颇具特色,尤其擅长用淘米水来制作酸脆可口的腌菜。侗族腌菜一般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作为餐前开胃小菜,或者作为配料。侗族地区蔬菜种类丰富,如藠(jiào)头、豇豆、白菜、莴笋、萝卜、韭菜、黄瓜、苦瓜、西红柿等都可作为腌菜的原料。

俗话说“小暑大暑,上蒸下煮”,此时气候炎热,降雨量多,容易伤津耗气,湿热蕴结困阻脾胃,导致疲倦乏力、不欲饮食等症状,侗族腌菜酸、甜、咸等多种味道混杂,既可以止渴生津,又能健脾开胃,还能消食理气,尤其适合炎热的大暑节气服用。下面详细介绍一下侗族腌菜的组成、做法、功效等。

组成:木姜子10g,糯米200g,芥菜200g,西红柿200g,藠头200g,盐、醋适量。

做法:将糯米淘好,把淘米水放一旁备用,糯米煮熟。把芥菜、西红柿、豇豆、藠头用水洗净后切细,木姜子洗净。切好的菜以及木姜子撒上盐粒,放入煮好的糯米,混匀,放进腌菜坛,倒进淘米水、醋。用水将腌菜陶坛沿密封,以隔绝空气,经过十天半月的发酵就可以食用。在腌制过程中,应注意坛沿保持足够的水,不能使其干涸,以免空气进入坛中,食材与空气接触后变质。

功效:木姜子可以健脾利湿、行气止痛。糯米可补中益气,治消渴溲多、自汗、泄泻。芥菜可利肺豁痰,消肿散结。藠头是苗侗等少数民族嗜好的特色蔬菜,香气浓郁,肥嫩脆糯,鲜甜而微带酸辣,可增食欲、开胃口、解油腻和助醒酒。

华夏发展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华夏发展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 QQ:2732028340 如未与华夏发展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商务合作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华夏发展网 www.theonej5.com 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2022007115号-1

华夏发展网内容均采集自网络,如有问题请将投诉发送到邮箱axlt6@qq.com我们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