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山东夏津县热电有限公司的梁艳遇到了一件麻烦事,申报职称需要提交社会保险缴费证明,但是她却无法到经办服务大厅现场打印。一筹莫展之际,有同事告诉她可以随时通过自助服务设备查询、打印。最终,她在网上办理了相关手续,困扰自己的“小烦恼”得到及时解决。
这是山东省夏津县提升信息化水平,强化“云服务”的一个典型案例。近年来,该县坚持有解思维,推动工作创新,优化经办流程,提升信息化水平,“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保持人社服务始终“不打烊”。
“大数据”共享,实现“零跑腿”
“我年龄大了不会用智能手机,领养老金每年都得‘照相’,常麻烦人家村干部。今年什么都不用管,系统自动给弄好,咱老百姓越来越省事。”说起社会保险待遇领取资格认证方式的新变化,田庄乡西张庄村83岁的老人滕桂荣深有感触。
“人社局通过推进社会保险待遇资格认证大数据平台的应用,社会保险待遇领取人员无需任何操作即可由平台自动完成认证。”夏津县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德博介绍。今年以来,夏津县实现了人社、交通、卫健、民政、公安、法院等部门的数据信息共享,在社保待遇领取资格认证、社保待遇发放、一次性企业用工补贴、失业保险稳岗返还、一次性留工培训补助等惠企惠民政策落实等各类服务中,不断推动数字赋能,持续运用大数据系统,创新性推出了“政策找人、无形认证”工作模式,及时兑现相关待遇,做到“免申即享”“应享尽享”。
今年以来,该县11.3万名社会保险待遇领取人员中“静默认证”率达到99.72%。近千家企业通过“政策找企业”等方式获得各类补贴、返还资金900余万元,12000多名职工受益。
“一张网”覆盖,便民“掌上办”
近日,东李官屯镇靳庄村的靳德峰通过手机提交了领取养老金申请。“真是太方便了,不用出家门就能申请养老金,咱老百姓办事越来越省心。”他对养老金业务“掌上办”连连称赞。
“省政府把‘爱山东’打造成全省移动政务服务‘总门户’,我们也梳理了人社领域171项业务,向‘爱山东’客户端迁移。”夏津县委副书记、县长赵之达介绍。
在此基础上,该县大力推行“网上办”、“掌上办”,对于“爱山东”APP尚未加载的20项个性化需求,县人社局联合县联通公司进行功能开发,确保群众可通过“爱山东”APP办理所有人社业务。利用网上服务大厅、手机APP、微信小程序、自助终端等构成的公共服务平台,提高服务质效,实现人社业务线上办、不见面。
同时,针对部分群众需要打印参保缴费、待遇领取等各类纸质材料的需求,该县设置社会保险自助服务区,为群众提供“7*24小时”全天候服务。
“互联网”思维,就业服务“触屏可及”
“现在每月差不多能干25天活,月收入4000到5000元钱。”夏津县苏留庄镇前周官屯村的宋传华说。今年50多岁的老宋拥有人行道路沿石、花砖铺装技能,但因获取劳务信息的渠道少,以前经常没有活干。而今,通过信息平台劳务信息的对接,他也成了抢手的“香饽饽”。
今年以来,夏津县对全县21万余名农村劳动力信息进行采集,全部导入智慧劳务信息平台,基本信息、技能水平、就失业状况、求职意愿一目了然,实现用工单位的岗位信息和劳动力人员的求职意愿及时、精准对接。线上发布近20000条招聘信息,近6000人与企业达成就业意向。同时,组织县内50多家重点企业开展了3次“直播带岗”活动,共发布1000多个岗位,近7万人次直播观看人数,初步达成就业意向500余人。
“接下来,我们将运行网格化党建、政务、警务、医疗、安全、环保、交通、城管等20多项智慧应用,打造连接千家万户的新型县域的智慧城市。”夏津县委书记沙淑红表示。
华夏发展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华夏发展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 QQ:2732028340 如未与华夏发展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