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泉镇深入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政治任务和重点民心工程来抓,着力改善和提高农业基础设施条件,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撑起腾飞之翼。
隆冬时节,寒意浓浓,但走进黑泉镇永丰村土地整合现场,镇村社干部带领群众置换地块、测量面积、打点划线、抓阄分地……一派火热的忙碌场景吹响了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冲锋号”,让冬日的黑泉大地焕发出勃勃生机。说起土地整合,永丰村村民蒲在祥赞不绝口:“以前我们种地东边一块,西边一块,管理起来也特别费事,现在把地这么一整,以后地都在一个地方,从种植、浇水、再到收获,整个管理就方便多了,省时省力,特别好。”
据了解,黑泉镇针对大部分村田块零碎化、种植效益不高等突出问题,因地制宜采取“小地并大地,一户一块田”的模式进行土地整合,在破除土地碎片化的同时,通过土地整合彻底改变耕种土地“小、乱、散”等问题,形成了“碎田”变“整地”、劣地变沃土、分割变联通的高标准农田新格局,增强了农业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集约经营水平。至目前,全镇已有8个村开展了土地整合,整合土地1.8万亩。
过去黑泉镇定平村农业产业发展一直面临基础设施体系不健全、农作物种植效益不高等“卡脖子”问题,经村党支部深入思考,在2021年秋收完成后率先开始土地整合,成为了黑泉镇第一个完成全村土地整合的村。土地整合完成后,定平村党支部大胆探索,与同样完成土地整合的定安村联合建立万亩玉米种植基地,鼓励农户种植制种玉米,在促进农民增收的同时,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12.01万元。
2022年秋收结束后,黑泉镇通过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对完成全村土地整合的定安村、定平村的4000亩耕地实施水肥一体化建设项目,将原来的大水漫灌改成精准滴灌,在减少用水量、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的同时,也提高了肥料利用率。“水肥一体化系统建成后,不但节水节肥、节省劳动力,还有利于实现农业集约化生产,真的是一件利民惠民的好事。”定安村村委会副主任王伯云说道。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为提升农产品质量,黑泉镇还通过“深耕深松+增施有机肥+测土配方+秸秆还田”等措施,推广发展绿肥、有机肥代替化肥等先进适用技术,既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肥料利用率,又可提高作物产量、提高耕地地力等级,达到节省劳力、节支增收的目的,促进农业产业提质增效,绿色生产。
近年来,黑泉镇统筹推进土地整合和高标准农田建设,不断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持续为民办好“田间事”,勾勒出“田成方、林成网、渠相连、路相通”的美丽乡村画卷。不仅使农民群众真切体会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的实惠,更把昔日的“巴掌田”变为百姓愿意种的“稳产田”“高产田”和“致富田”。
华夏发展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华夏发展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 QQ:2732028340 如未与华夏发展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