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聚焦

孝昌县龙泉村:一场“内外兼修”的乡村蝶变

时间:2023-01-12 11:53:50 来源:孝昌县人民政府网站

“路平了,还宽了,后面还要刷黑,村里越来越好。”连日来,孝昌县周巷镇龙泉村的老少都很高兴,通湾路拓宽至5.5米,破损路面也都修复平整,“错车难”“行路难”消失了。

1.jpg

龙泉村通湾路以前只有3米宽
加上附近碎石厂没关停前
遭运输车长期倾轧致路面破损
村民出行多有不便

 

由于村里缺乏资金,修路的事一直难落地。今年8月,“共同缔造”活动在全市铺开,龙泉村积极发动村民,重修通湾路,建设长2.5公里的“美丽村庄路”。

2.jpg

 

要拓宽路基,就要占压村民的部分田地、挖除树苗,拆院墙、花坛。龙泉村田地本就不多,农户自然不愿割舍。村“两委”多次上门做工作,仍有少数农户想不通。“路修好了,方便自己也方便大家,村子会更漂亮,这是积功德的大好事,我们各让一点又何妨呢?”在村党支部领导下,村里的乡风文明、环境整治、项目建设专项理事会成员轮番上门劝说,并在各湾组召开村民议事会,开展民主协商。


  最终,涉及到的11个湾的142户农户全部积极配合,无偿让出土地16.8亩、清苗3.5万株,拆院墙60米、花坛120平方米。

 

3.jpg 

地让出来了资金从哪来?
 

龙泉村发动乡贤和在外“四有人士”捐资,成功筹集50万元,用于路面修复、路基拓宽及硬化,同时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道路刷黑的钱也有了。目前,“美丽村庄路”已完成拓宽硬化,后续将实施刷黑亮化。

4.jpg

 

近年来,龙泉村按照以“孝文化促经济发展、以经济发展推动孝文化”的思路,积极探索以孝治村新模式,抢抓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机遇,突出富脑袋与富口袋并举,抓增收与谋福祉并重,擦亮“孝亲文化”和基层治理相结合的“孝昌实践”品牌。

5.jpg

 

大力弘扬孟宗孝道文化

将“尽孝”作为发展党员的基本要求,96名党员带动786户村民亮家训,弘扬勤廉孝贤等优良家风。针对在外务工年轻村民,发出“做一顿孝心饭、梳一次孝心头、洗一次孝心脚、扫一次孝心院、陪父母拉家常一小时”的孝亲倡议,督促及时尽孝。利用传统节日开展好婆婆、好媳妇等评比表彰。


  吸纳“五老”和先进模范等,成立文明乡风、环境治理等理事会,完善村规民约,开展精神文明建设,评选“十星级文明户”,培育社会文明新风尚。

 

唤醒村民“孝”意识

把孝敬老人写进村规民约,发动村民互相监督约束,用孝行“硬标准”促成孝道“软回归”。在全村推广村“两委”谋事、村民议事委员会议事、村务监督委员会管事、专项理事会办事的“四事工作法”。


围绕“党建+生态宜居”工作思路,在村党支部领导下,以公平公正、依法办事、注重效率为原则,开展民主协商,做到先议事后决策、先议事后通过、先议事后实施,实现“替民作主”到“让民作主”的转变,有效破解基层治理难题。2021年12月,龙泉村被国家民政部确定为“全国村级议事协商创新实验试点”。

 

建立完善“孝”机制

自2012年起,将全村60岁以上老人按“一人一档”要求建立台账,明确专人负责,对在档老人,尤其是独居孤寡老人开展定期走访,解决实际困难。筹资50余万元修建“幸福食堂”,解决留守老人吃饭难。


  累计投资300余万元,实施水网改造、厕所革命、村庄绿化、人居环境整治等美丽乡村建设项目,让村民共享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村湾干净整洁
村民和乐融融
在龙泉村
孝亲文化孕育了文明乡风
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乡村治理正在谱写崭新篇章

华夏发展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华夏发展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 QQ:2732028340 如未与华夏发展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商务合作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华夏发展网 www.theonej5.com 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2022007115号-1

华夏发展网内容均采集自网络,如有问题请将投诉发送到邮箱axlt6@qq.com我们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