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聚焦

基层细胞“活起来” 各族群众“火起来”

时间:2022-10-14 09:11:34 来源:嵩明县人民政府网站

嵩明县以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为契机,全面贯彻落实“石榴红”工程,探索出民族团结与基层治理“双融双促”工作机制,创新开展结对组织建设,着力发挥基层细胞的重要作用,助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切实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优势转化为基层发展进步优势和基层治理优势。

结对共建

“五同”绘就“六共”民族团结进步嵩明新画卷

嵩明县立足县情,以“公共服务同质、法治保障同权、精神家园同建、社会和谐同创、现代化建设同步”这“五同”为核心,打造“党建”“文化”“发展”“团结”“善治”五种结对。今年5月,成功促成23家村(社区)结成对子、缔结盟约,通过结对共建,有效促进了“共治、共享、共居、共事、共学、共乐”的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的构建。

一是党建结对促“先进带后进”。西山区盛高大社区与我县兰茂、龙泉、嵩阳社区组建“为民服务联盟体系”,共同把居民、群众和商户需求转化为为民服务实效,通过多层次多类型党建联盟共建活动为基层新治理赋能。

 

二是文化结对“建设共有精神家园”。“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各民族文化美美与共,“我们的节日·端午节”让各族群众在共同庆祝传统节日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魅力。

三是发展结对“共同奋斗现代化”。昆明城市学院等高校授牌辖区内村(社区)成立“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实践基地”“劳动实践基地”,校地共建助力乡村振兴。五条沟牛足村巨菌草种植项目成功让少数民族聚居村“钱袋子”鼓起来。

四是团结结对促“交往交流交融”。民族文化活动室、民族团结文化长廊、文化宣传橱窗打造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理念飞入寻常百姓家。龙狮赛、花灯歌舞、唱红歌唱响团结奋斗新画卷,火把节、传统节日共庆实现了各民族“常来常往”。

五是善治结对促“治理能力现代化”。通过将民族团结进步纳入村规民约、写入朗朗山口的花灯段子,让“五个认同”根植人心,县法院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法治宣传深入村(社区),提升了各族群众自觉尊法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法治意识。

凝聚共识

“五种理念”凝结民族团结进步嵩明新力量

通过在全县广泛根植“我们都是中华民族”“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我们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实现中华民族大团结”的“五种”理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用好村(社区)大喇叭、小册子、宣传栏、微信公众号、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民族团结文化长廊等载体,用好“大手拉小手”民间艺术队同台汇演活动,做到民族团结代代传。在全县制作发放宣传纸杯等物料5万余套,开展多层次、多领域、多样化的“中华民族一家亲”民族联谊活动和文体活动20余场次。

各族群众共同参与《我们在一起》传唱、“创民logo”海报、“嵩明好物推荐人”征集和创民主题快闪等“群众互动”活动。制作播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创民微动漫,播放浏览量达8万余人次,使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团抱,人人都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的参与者、发动者、践行者。

故事共写

“十好”联谊谱写“两共”嵩明民族团结进步新篇章

通过开展民族联谊“十好”活动,在全县范围广泛讲述不负人民“好搭档”、同心同行“好同事”、守望相助“好邻居”、情同手足“好伙伴”、同甘共苦“好朋友”、互帮互促“好亲家”、美美与共“好夫妻”、患难相助“好兄弟”、情比金坚“好姐妹”、共同富裕“好日子”等民族团结进步“十好”故事,充分展现嵩明各族群众“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生动实践。

县创民办在全县广泛征集“十好”典型故事,以“案”提质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双融双促”暨“十好”典型案例评审会,提炼精品案例42篇,以典型引路法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走深走实。“‘兄弟’同心,呵护‘凤雏’成长”的故事讲述了杨桥街道上禾社区和矣铎社区化身“护学亲兄弟”共建凤雏小学,让两个社区孩子“好上学”“上好学”。“嵩阳街道龙泉奶奶用关怀浸润‘新中式’邻里情”的故事讲述在不断滋长壮大互联网和城市的发展中,平均年龄61岁的老奶奶们将“新中式”的邻里情融入基层社会治理,让林立的冷漠高楼中多了人情味。“十好”故事通过挖掘各族群众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小故事,让各族群众从一个个微小但暖心且贴近生活的故事中感悟民族团结进步的温暖,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荣耀。

华夏发展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华夏发展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 QQ:2732028340 如未与华夏发展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商务合作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华夏发展网 www.theonej5.com 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2022007115号-1

华夏发展网内容均采集自网络,如有问题请将投诉发送到邮箱axlt6@qq.com我们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