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西省永丰县孙山水库灌区,农田与农房相映成景。
刘浩军摄(人民视觉)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全貌。
郑 坤摄(人民视觉)
版式设计:张丹峰
菜子村告别吃水难
本报记者 李晓晴《 人民日报 》( 2022年06月09日 第 06 版)
“自来水通到家,厨房、卫生间都装上了水龙头,生活方便多了。”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菜子村村民王天文自豪地说。
大山环抱着菜子村,吃水曾是摆在村民面前的一道难题。“过去全靠挑水,一天两趟,肩上扛着几十公斤的水来回走山路。要是碰上天旱,井里不出水,就得四处找水喝。”王天文回忆。
如今,菜子村告别了吃水难。当地不断完善农村供水工程体系,村里建了3个储水池,铺设入户管网,家家户户喝上安全水。
农村饮水工程建好还得管好,让群众持久受益。村监委会主任王天祥被选为管水员。“定期检查管道、抽水设备,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小事不出村,大事有人管。”王天祥说,“不久前,一段输水管出现了破损,我立即联系维修人员,不到20分钟,水管就修好了。”
水费公开透明。“村民一事一议,水费定为每吨4元,一部分用于支付管理员工资,剩余的用于水表、水龙头、管道等设施维护。”王天祥介绍。
不仅在菜子村。镇雄县加大力度新建和提升改造饮水工程,累计解决了120多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农村集中供水率达96.6%,自来水普及率达94%。
村级河长真是忙
本报记者 李晓晴《 人民日报 》( 2022年06月09日 第 06 版)
太湖岸畔,水网交织。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洪桥镇东王村清水绕流,白鹭翩跹。
“芦圻漾水清岸绿,大家伙儿都爱来河边散步。”村党总支书记、村级河长钦伟娟感慨,“从2013年开始,我就担任村里的河长,见证着家门前的河一天天变清变美。”
带着手机,打开软件,钦伟娟开始一天的巡河,“水质怎么样、岸上有没有垃圾、有没有人乱排乱扔,方方面面都要检查到。一旦发现问题,拍照上传,及时解决。”
“前不久,有人在河边倾倒建筑垃圾,我接到线索后,与河长办对接,到村民家里反复做工作,最终大家一起清理了垃圾。”钦伟娟说,“我们日常加强宣传引导,村民们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了。”
2003年,长兴探索建立三级“河长制”体系,县级河长统筹协调、镇级河长具体领办、村级河长日常管护,责任层层落实。经过多年持续治理,曾经的臭水沟变成了亮丽风景线。
河长工作机制不断创新。“我们成立了河长工作站,建立日常制度、规范巡河流程,带动群众爱河护河。”钦伟娟介绍。目前,长兴已建成55个村级河长工作站,全县实现河长工作站全覆盖。
“好水出好酒。我们家酿制的米酒,口感温甜,特别受欢迎,去年收入40多万元。”村民李火英说。今年,村里规划设计米酒文化广场、米酒街,促进产业融合,打响米酒品牌。
华夏发展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华夏发展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 QQ:2732028340 如未与华夏发展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