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发展

我国非遗保护有了本硕教材 非遗学学科建设迈出关键一步

时间:2022-05-05 09:49:51 来源:

  新华社天津4月29日电(记者周润健)我国非遗学学科建设迈出关键一步。记者28日从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在线举办的天津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教材”编写启动会上获悉,作为我国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交叉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天津大学启动非遗系列教材编写,首批三卷教材。

  2021年10月,我国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交叉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落户天津大学,标志着我国非遗保护人才培养进入了高层次、专业化的新阶段,也标志着我国非遗保护事业从“抢救性保护”进入“科学保护”的新阶段。

  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是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混融交叉的学科,致力于培养较好掌握文化遗产基本理论、方法和知识体系,能够胜任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认定、传承保护、宣传推广、转化利用等工作需要的高层次、专业化人才。

  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中,教材意义重大。会上,天津大学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教材”编辑委员会正式成立,著名作家、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冯骥才担任编委会主任、系列教材总主编,12位专家担任编委会委员。首批教材《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论》《民间文艺学教程》《传承人口述史教程》的编写工作正式启动。

  “‘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教材’编写将为非遗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和严谨明晰的理论体系,可以找到非遗独特的教育方式,为非遗教育培养研究人才和管理人才。”冯骥才说。

  据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教材”适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领域的本科生、研究生教学工作,首批三卷教材拟于年内完稿,新学期即可在教学中使用讲义。

华夏发展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华夏发展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 QQ:2732028340 如未与华夏发展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商务合作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华夏发展网 www.theonej5.com 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2022007115号-1

华夏发展网内容均采集自网络,如有问题请将投诉发送到邮箱axlt6@qq.com我们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