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闭会期间,城关镇人大代表回到各自岗位上,带头到田间地头种地插秧,管护果树,发动广大群众抓住时节,应种尽种、能种则种、种足种满,用脚步丈量产业振兴之路。
图为各级代表同群众一起种地插秧
为扎实抓好早稻生产工作,城关镇各级人大代表指导农户因地制宜,精准推进早稻生产工作,通过广播、小喇叭、微信等方式开展春耕备耕宣传,引导群众抢抓农时,及早谋划春耕生产;各联络站进村入户宣传惠农政策,充分调动种植户的生产积极性,鼓励农户开展早稻生产,确保散户不漏一户;部分代表作为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早稻种植技术指导和答疑,依照总书记叮嘱“把论文写在田野大地上”的殷殷嘱托,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目前,城关镇已落实早稻生产面积3000亩,已种植1000余亩,掀起了推进早稻生产工作的热潮。
图为城关镇人大主席农光红、人大副主席李荣胜在那造村调研
城关镇各级人大联络站聚力推动建设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园,引进龙头企业,通过“联络站+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方式,依托本土资源优势,将百香果培育成为强镇富民的主导产业,打造百香果种植示范园,以云梯村为轴心,将那造、排莫、茶亭等村捆绑,整合沿线资源,实施“村企、村社、村村”联建,促进产业共建,成果共享。目前,全镇百香果种植面积达1300余亩,标准化百香果基地5个,实现产值1000万元以上,年培育脱毒种苗达200万株以上,有效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和村民就业创收。
图为市人大代表韦其展管护百登村产业示范园内的梨树
下一步,城关镇人大将坚持以助力乡村振兴为工作重点,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广泛代表群众和自身掌握技能优势,带动群众深挖现有的丰富自然资源,在推进产业发展过程中进一步发挥作用,不断提高农业特色产业的附加值,提升市场竞争力;积极宣传耕地地力保护补贴、以奖代补、小额信贷等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保持群众发展产业的积极性。
华夏发展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华夏发展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 QQ:2732028340 如未与华夏发展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